mk体育新闻中心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向中心聚焦 为大局聚力 产改探索实践 激发mk体育全站app前行力量

2025-01-25 22:43:3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04年新奥集团依托鄂尔多斯丰富的煤炭资源,在达拉特旗投资建设以新能能源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煤基低碳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园区。公司秉承“执守良知、崇尚自驱、成在数智、乐于分享”的核心价值观,大踏步研发创新,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安全稳定连续生产经营15年,累计向国家缴纳各项税收达16.36亿元,年均产值198500,0000万元年均利润9700,0000 万元,多次被行业协会评为最具影响力企业。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工会十八大精神,引导党员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管理,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在继续推进“以党建带工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程工作中,发挥党组织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强化组织价值,注重实效,总结出具有基层党组织特色的“红柳党建模式”,以“红柳精神”为指引,推进党员“三个结对”工程。通过总结探索实践党建“六有”之法。实现党组织、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五个融入”、“五项赋能”,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建立起党员、党组织与员工、基层班组密切联系。结合公司班组建设、五小创新、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工作,建立起党组织与生产经营的坚实纽带

  2021年-2023年,受国内外局势及原材料价格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压力倍增。公司全体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哪里能降本,哪里能创值,哪里就会成立攻关小组,通过一项项数据对比,每周回顾复盘,保证了降本创值行动目标明确,行之有效。

  原料煤是制约甲醇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为此公司干部员工发扬群策群力的作风,通过团队协作,为实现精益运营找到了新的突破。他们对低质低价煤掺烧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在深度推进低质低价煤种掺烧的过程中,一期系统更换24次配比,热值从5800大卡最低降至5300大卡;二期系统更换35次配比,热值从6000大卡最低降至5450大卡,通过管理细化、盘煤细化、操作细化、应急协调,保持生产稳定。在此基础上,公用工程在锅炉、循环水、蒸汽等公用工程系统持续保持天花板的最佳经济模式运行状态,通过运行摸索和经验积累,解决了系统波动问题,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

  通过不断地挖潜创新,2023年一、二期系统主产品甲醇的产量,一跃超过了既定目标,创造了新的产能纪录。

  公司有多个研发课题列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研发成果广泛用于基地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公司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催化气化、加氢气化、粉浆耦合工业示范项目目前已顺利贯通全流程,迈入了产业化推广的新阶段。在科技兴企战略下,公司将将科技创新主线贯穿到各类培训、研讨、学术交流、科普活动之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科技创新工作者中开展“建功新时代”活动3次,宣传表彰“最佳创新应用”“最美科技工作者”“新能工匠”等先进事迹和个人300多人/次。截止2023年底公司形成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省级以上刊物论文35篇;

  mk体育在线官网,

  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链探索实践过程中,公司通过废弃物的一体化治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废水实现零排放、“碳回收及可燃驰放气循环再利用项目”年可以回收利用15万吨二氧化碳;废渣通过引进“年处理30万立方米气化渣综合利用项目”生产高端建材、保温材料;生产系统的杂醇通过“年处理20万吨混醇循环利用项目”进行工艺回收再利用。一项项科技创新举措,让工业“三废”变废为宝,为现代能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打造了样板。

  近年来公司依托数智化应用,创新管理新模式,助力企业走向卓越运营。公司基于信息化知识平台,建立企业内部网络、OA、ERP的知识管理、生产数据及设备信息等数据管理平台,集合建立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工厂生产智能控制,助力工艺提产降耗及安全稳定生产。基于日常管理改进,建立ISO9000管理体系以及同时打造中国煤基清洁转化技术及智慧生产示范平台,构建起开放的产业生态系统,探索煤基清洁能源新型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积极实践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2023年公司把2021年起开展的产改工作进行了总结提炼,根据自治区产改试点项目“加强企业党建带工建工作,探索创新工建方式方法”课题要求,先后总结提炼出出具有产改鲜明特色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生机红柳党建带工建模式”“工匠培育微阵地”建设,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 在公司产改工作推进过程中,把阵地建设作为工作开展有效载体,搭建了“微党建、微练兵、微关怀、微创新”4个平台,其中党员微家建设了红色教育阵地、党建活动阵地,为党建带工建搭建了红色引领场域;工匠微家建设了“工艺操作微实训室”、“检维修工种微实训室”为职工队伍工匠培育、技能提升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职工微家建设了“伙伴微家、工会微家、微健身室、微图书室”;创新微家建设了“张建民创新工作室、运保创新工作室。2023年,共收集五小创新项目304项,通过技术交流评比,表彰奖励193项。通过知识产权及创新管理,提交专利技术交底书12件,专利受理10件,授权17件。这些“工匠培育微阵地”的创立,通过实践检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21年以来,面对用工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如何实现员工队伍稳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

  结合产改工作对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公司制定了以“竞技能、育人才”为主题,以“提质、降本、增效”为重点,以“培训—竞赛—总结”为模式,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岗位大讲堂”“技能微课堂”“班前一小课”“管理改善展播”“实训微基地”等机制为驱动,为广大一线员工搭建出比拼技能、讲授知识、分享经验的讲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公司还制定了各层级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体系化建设为目标,驱动组织发展牵引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启动青年骨干培养项目“菁英计划”,共计126人入选,完成4模块线上微课及业务直播学习,分别从自驱进取、认知洞察、高效执行等维度进行能力培养,提升了青年骨干的认知及通用能力。

  在基层员工人才培养工作中,公司建立起岗位与能力两步走的职业发展双通道,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从新员工入司三级培训mk体育全站app、技能提升的师带徒、公开课等培训,到公司外出交流学习对标培训工作的日常开展,横向按工作领域、发展通道细分,纵向按角色价值、能力细分,形成了多维度的事业、能力与职业发展全景图。公司连续3年通过扩岗、稳岗,持续招聘大学生200余人,同时建立起青年员工职业发展辅导机制,帮助每名青年员工规划出职业发展的“路线图”mk体育全站app,在此基础上实行“定向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一项项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创新举措,为解决员工扎根就业起到了积极和引领作用,通过高、精、尖人才体系培养,不但实现了技术骨干的自主培养,更涌现出内蒙古自治区劳模李亚民、姚秀明,鄂尔多斯市劳模董雪峰、市五一巾帼标兵王蕾,新奥集团“十佳青年”张静等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优秀产业工人代表。

  2023年,公司以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线,以提认知、强意识、做忠诚担当新能人为目标,大力开展了争当新时代优秀产业工人系列文化活动。

  上半年,共组织总经理安全文化宣讲5批次,企业发展史与“三种精神”宣讲4批次,“落地赏识文化、优化沟通方式”主题宣讲4批次,共计900余名职工参加。通过文化宣讲,增强了职工们的时代使命感和组织认同感。过创建“示范岗”“责任区”“攻坚组”“记者团”“服务队”等方式,不断拓展党员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平台,通过定期选树、动态管理,号召各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劳模示范岗”,引导党员群众“亮身份、履职责、践承诺”,将新能的“红柳精神”一代代传承。

  公司把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年度心声改善的重要抓手。由公司工会牵头成立了“职工膳食委员会”通过膳食委员值周,2023年共提出并协调解决问题32项,通过员工访谈解决共性问题19项。餐食的丰富改变,让员工的一日三餐得到了一致称赞,膳食满意度大幅提升。获得良好膳食体验同时,更留住了员工的心。

  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培养员工健康兴趣爱好,经公司工会统一规划,为职工建设了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职工活动室,自开放以来每日接待量达百人左右,成为了员工业余时间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通过工间操、户外拓展、健步走活动、拔河比赛、趣味比赛、电竞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的开展,让大家感受到了公司的团结友爱氛围和大家庭的团队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崭新的2024年,新能能源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利的环境更能激起生存意识,危机意识,更能实现大的突破,我们坚信,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春风指引下,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能能源一定会继往开来,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辉煌。

搜索